“丝路环境”专项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题召开首期成果报告会与论坛

文章来源 :

2018-09-10 15:09

2018年9月5日,“丝路环境”专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首期成果报告会与论坛在拉萨隆重召开。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罗布顿珠、副主席罗梅、副秘书长旦增伦珠、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副司长余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赵千钧、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陈发虎院士,以及中科院有关单位与部门、西藏自治区相关厅局、西藏大学的负责人,全国地学领域有关院士专家、新闻媒体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会与论坛。

罗布顿珠首先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参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吴英杰书记、齐扎拉主席多次对此次科考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区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对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系列重要指示,抓住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大契机,积极深入参与科考工作,加快推动西藏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不断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表示,此次科考首期成果报告会与论坛的召开,是对前期科考工作的一次系统总结和对后续科考工作的全面科学论证,是夯实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基础的重要举措。他希望,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要加强对重点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地质环境与灾害风险评估和可持续发展等的考察研究,支撑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川藏铁路、川藏公路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和绿富发展,不辜负习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

余健代表科技部致辞,他指出,科技部非常重视此次科考工作,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严格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科技部积极与中科院、西藏自治区等有关部门进行对接,形成工作方案上报刘鹤副总理,已将第二次青藏科考作为重点支持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他表示,此次科考与第一次青藏科考有明显的区别,是以三新技术支撑的智能科考,重在查明变化、摸清规律、支撑地方发展。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细化论证后的科考方案,全面推动各项科考任务的组织实施,建立青藏科考数据共享平台,成立青藏科考转移转化国际中心和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联盟,深入推进科考成果快速高效转移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科技部还将与发改委、财政部、西藏自治区和中科院一道,合力推动青藏科考成果转化基金设立和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等,切实服务支撑西藏高质量发展。

赵千钧代表中科院致辞,他指出,中科院对此次科考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在白春礼院长和院党组的领导下,2017年中科院先期部署了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项预研经费,2018年3月,启动实施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对第二次青藏科考进行专题部署。在过去一年中,中科院集中院内优势力量,吸纳全国优秀人才,结合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战略合作协议,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多项科考工作。接下来,中科院将在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领导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不断推动科考成果惠及民生、服务青藏高原和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报告会上,姚檀栋介绍了第二次青藏科考首期成果。他讲到,在西藏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顺利完成了江湖源、河湖源和南亚通道等多个关键区和西藏阿里阿汝冰崩等多个专题科考工作。2018年8月10日,以孙鸿烈院士为组长、陈宜瑜院士为副组长的科考成果评估咨询委员会对科考首期成果进行了系统评审,科考队根据评审意见对成果进行了凝练提升,形成了以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对策为主要内容的首期成果体系:一是揭开喜马拉雅造山带差异隆升历史,提出“走出西藏”和“高原枢纽”共存的生物演化模式;二是发现气候变暖变湿引起亚洲水塔的加速液化和失衡并伴生新灾巨灾频发;三是发现青藏高原暖湿化伴生生态系统趋好和潜在风险增加,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四是提出色林错国家公园建设科学方案及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建议。姚檀栋指出,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将在后续工作中强化综合观测体系和能力建设、灾害风险评估预判,加大高寒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和三江源区西藏区域等方面的科考工作,支撑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优化体系建设,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随后,丁林院士、徐柏青研究员、邬光剑研究员、朴世龙研究员、樊杰研究员、赵平研究员、吕达仁院士先后就首期科考成果中的亮点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领导、专家围绕科考首期成果、后期科考前沿科学问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国家战略需求,对下一步科考的重点领域方向和专题任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_L7A29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