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与坚守—走近别样的珠峰
文章来源 :
2019-01-28 19:16
关于珠峰,有太多太多的文章介绍她
有人向往,有人攀登,有人坚守
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以它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复杂的地质构造
举世无双的科研价值
吸引着科学工作者去走近她,守护她……
一、群山之冠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被誉为群山之冠,既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地球上最高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就已测定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称其为“朱母朗马阿林”,1952年我国将其正式命名为“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摄影@王永杰
珠穆朗玛峰峰体呈巨大的金字塔型,由三部分岩石组成,底部为前寒武纪的喜马拉雅结晶岩;中部为带有黄色条带的浅变质岩;顶部为早奥陶世石灰岩。
珠峰北坡完整的海相地层剖面证实,珠峰地区4000万年前仍是一片汪洋大海,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大约3000万年前海水退出逐渐隆升,距今700~800万年时经历了一次快速隆升,400~300万年以来才快速整体抬升为地球上最高峰,并被认为当前还在上升。
在珠穆朗玛峰北侧海拔5500一6300米之间,有世界上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好的冰塔林。一座座冰塔高达几十米,千姿百态、晶莹如玉。在阳光照耀下,连绵不断的冰塔林气势非凡。冰塔呈蓝色或浅绿色,宛如水晶,又似翡翠。
错落在冰塔间的冰川湖,像明镜似地倒映着座座冰塔。阵风吹拂,掀起粼粼碧波,使冰塔的倒影更显得婀娜多姿。冰塔周围处处都是冰雕玉缕的“艺术品”。玲珑可爱的冰桥、冰芽、冰蘑菇,及尤如冰雪宫殿的冰洞,使人流连忘返。
这种瑰丽的景象是低纬高山山谷冰川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干燥气候下蒸发旺盛、消融差异发展的结果。
珠峰地区冰川途中
摄影@丛志远
东绒布冰川冰塔林
摄影@丛志远
从珠穆朗玛峰北坡大本营往南眺望,珠峰顶常常飘挂着一条白色云带,迎风招展,宛如旗状,故名旗帜云,又称旗云。
旗云形状多变,有的如疾风劲吹的旗帜,有的如“怒发冲冠”的烈马;有的似海潮逐浪高;有的云顶似湖面上碧波荡漾,旗云更加点缀了世界最高峰的瑰丽奇观。珠峰旗云一般在日出后形成,11-15时出现最多,15时后由于对流云发展旺盛,峰体或者在茫茫的云海中时隐时现,或者全为云蔽,旗云就很少出现了。夜间几乎不出现旗云。
珠峰峰顶容易生成旗云的原因,主要与珠峰特殊高度和地理条件有关。
据研究,珠峰南北坡在7500米以下多为冰雪覆盖,北坡和西南坡在7500米上下的下垫面截然不同,7500米以下为冰雪覆盖,7500米以上多为碎石表面。
日出后,7500米以上,碎石表面吸热多,增温快,使得邻近大气温度上升,高于同高度自由大气温度,形成沿山坡向上的气流(类似谷风);7500以下,冰雪表面受热升华,给上升气流输送水汽,为造云提供了条件。白天,不断的上升气流和水汽输送使得常有对流性积云在珠峰峰顶附近生成,这些积云被高空西(东)风吹拂,向东(西)飘移,便成为挂在峰顶宛如旗帜飞扬的旗云。
夕阳下的珠峰和旗云
摄影@05年珠峰科考队员
二、珠峰科考
珠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其一直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建国以来,我国组织了多次科学考察,持续对珠峰地区进行科学研究。
1958年-1960年,为了配合国家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支46人的科学考察队,对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植物、动物等方面的考察。考察范围包括珠峰的东、西、北侧海拔2500米到6500米的地区,面积约7000平方千米。经5个月的野外考察和持续一年的气象水文观测,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1966-1968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以“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及其对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中心课题,对西起吉隆、东至亚东、南自中尼边境国界、北及藏南分水岭,总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的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了地质、地理、气象、测绘和高山地理等方面的综合科学考察,在探讨高原自然特征、发展历史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
1972年,中国科学院在兰州召开了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学术会议,全面总结了此次考察成果。
1974年起陆续出版《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共分地质、古生物、第四纪地质、自然地理、现代冰川及地貌、气象及太阳辐射等7个分册。同1959-1960年的考察相比,在探讨高原自然特征、发展历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975年,中科院、国家测绘总局和原国家体委组成珠峰登山科学考察分队,对珠峰地区进行地质、气象、高山生理与预测量方面的考察研究。还进行了环境背景值(本底)和天然水体中氢氧同位素分布的研究。考察的范围主要是珠峰北坡直到顶峰的特高海拔地带。此次考察精确测定了珠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13米,在与珠峰峰顶同属一个层位的岩层中发现了三叶虫、腕足类、海百合化石群,结束了国际上有关珠峰峰顶岩层年龄的争论。
珠峰科考队在海拔7007米的珠峰北坳进行重力测量(章铭陶提供)
图源自《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1973-1992)》
2005年,中国科学院第4次组成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有3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对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地质、气象、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变化等方面的考察与研究,而且这次精确测定的珠峰高度为8844.43米,这也是21世纪我国首次珠峰地区多学科综合科考。
2005年,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
摄影@05年珠峰科考队员
往垭口运送仪器
摄影@05年珠峰科考队员
攀登冰悬崖
摄影@05年珠峰科考队员
冰塔林采样
摄影@05年珠峰科考队员
2018年,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重要指示精神,组织60余名科技人员,围绕气候与环境变化、南亚污染物跨境传输过程、西风-季风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水汽传输的影响机理等,对珠峰地区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这是近40年来珠峰地区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科考活动。
2018年,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
珠峰科考
摄影@2018年珠峰科考分队
三、长期监测
喜马拉雅山脉长2500公里、高6000米、总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高原隆升和大型山地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青藏高原特殊大气过程集中表现的典型区域。
请将手机横过来看 ↓ ↓
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
图源自NASA
喜马拉雅山区的高海拔导致该地区与自由对流层大气最为接近,使得该地区成为地面大气与自由大气间物质能量交换的理想区域;
强烈的地面—对流层大气间的物质交换使得该地区成为监测北半球大气环境的最佳地点。
喜马拉雅山复杂的地形和强烈的太阳辐射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大气环流系统以及气候和环境特征,成为山地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实验室。
在以珠峰北坡为代表的喜马拉雅山区建立大气和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对于全面准确的认识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地气相互作用规律,进而更加清楚地认识该地区及青藏高原在全球变化中作用和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2005年9月,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珠峰站)建成,珠峰站的长远目标是:将珠峰站建成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级野外站,并成为正确认识喜马拉雅山区大气过程和地表过程本身以及其对我国、东亚、南亚乃至全球天气气候影响和反馈效应的观测研究基地。
珠峰站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的扎西宗乡, 海拔高度4276 米,距珠峰登山大本营30公里左右,距定日县城约80公里,距拉萨约650公里,位于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总面积为30亩,包括观测场和生活区两个区域,中间用栅栏分开,生活区占地约为2000平方米。该地区为高山戈壁荒漠下垫面,为卵石河滩地,地势高低不平。
珠峰站位置图
请将手机横过来看 ↓ ↓
拉萨到珠峰站的公路
绒布河岸
摄影@丛志远
珠峰站目前现有的观测内容主要有大气物理观测;大气环境观测;植物生态和物候监测;地球物理观测;水文监测。此外,珠峰站每年还采集大量的液体样品,如大气降水、河水等,供不同研究课题使用。
大气环境观测仪器
摄影@丛志远
无线电探空监测
冰川化学监测
河流水文监测
珠峰站地处藏区腹地,海拔高,条件艰苦,而珠峰站的工作人员一年中在这里至少工作6个月。
他们要徒步去架设沉重的仪器。
背上仪器在路上
摄影@王忠彦
在海拔5800米架设仪器
摄影@王忠彦
我们只能看到他们朋友圈中珠峰的蓝天白云,却无法感同身受照片背后的艰辛。
图源自珠峰站副站长王忠彦朋友圈
他们不仅要在缺氧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更要忍受长期难捱的寂寞。
珠峰站站长马耀明研究员说,现在的科研条件已经好了很多,珠峰站已经从帐篷变成活动板房,再到固定板房,如今变成了楼房。
珠峰站大门
珠峰站实验及生活用房
他们现在还可以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各种蔬菜水果,改善生活。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珠峰站的大棚蔬果
珠峰站坚持做了10多年的公益活动,每年组织捐赠衣物,为珠峰站周边的藏族小朋友送上温暖。
除此之外,他们还开放台站,讲解普及环保知识,让科学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
小学生集结到站
排队领取学习用品
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
介绍台站仪器
讲解环保知识
建站13年以来,珠峰站为一次次珠峰科考和中科院及全国各界的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取得了大量连续的科学观测数据,同时也产出了一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杰出的科研人才。
珠峰站站长马耀明研究员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
2005年建站的主要人员之一仲雷教授成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者。
................
珠峰在那里,他们也将一直在那里用科学守护这方净土。
珠峰金顶
摄影@王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