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考察顺利完成

文章来源 :

2019-07-10 09:16

中亚毗邻青藏高原(第三极)西部,是高原污染物的主要输入源区之一。选取中亚污染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明确其污染物的赋存水平、时空特征,将为揭示污染物向第三极跨境传输及准确评估泛第三极地区人类活动排放污染物的生态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康世昌课题组在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及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的协助下于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了为期九天(2019年6月2日至6月10日)的会议以及野外考察工作。会议就咸海地区水资源和生态问题展开讨论,探讨了随着咸海水位的急剧下降产生的水资源和生态问题以及其防治、适应措施。考察区域覆盖了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区、城区、农业区以及沙漠地区。科考队员对大气和地表介质开展了系统调查:架设了1台大气气溶胶采样器;采集14个水样;随机选取37个采样点收集了土壤样品;23个树皮和树叶等环境样品。

于2019年4月26日至4月29日,在伊朗戈尔甘参加西亚中心举办的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会,并在戈尔甘大学架设1台大气气溶胶采样器,以进行长期、持续的样品采集。

科考小组将分析多种环境介质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黑碳等污染物的含量、组成及时空特征,结合多种方法定量解析各种人为源和自然源对不同污染物的相对贡献,揭示污染物在西风环流作用下向第三极跨境传输的环境过程,并综合评估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泛第三极地表生态系统的风险。

本次考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项目四第五课题《南亚-中亚-西亚大气污染物传输及其环境影响》的资助。

1.jpg

图1. 介绍课题组在中亚的工作

4.jpg

图 2. 在乌兹别克斯坦培训采样人员

2.jpg

图 3. 在伊朗戈尔甘大学架设TSP采样器并培训工作人员

 

3.jpg

图 4. 乌兹别克斯坦采集土壤及水样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