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不同生计方式人群共存模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文章来源 :
2020-04-07 12:40
项目四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与兰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哈佛大学、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在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不同生计方式人群共存模式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宗日遗址开展系统的动植物遗存鉴定与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宗日先民的生计方式以狩猎为主,认为粟黍是其主要食物但并非本地种植,宗日文化狩猎人群与同时期的马家窑文化农业人群通过物物交换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海拔地区共存。该成果3月30日发表在考古学领域著名国际学术期刊《Antiquity》。
近十年来,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散过程与动力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陈发虎院士团队此前的研究显示,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至约16万年前。狩猎采集人群在青藏高原人群占主导地位可延续至约5500年前,直到新石器农业人群扩散到高原东部的河谷地带,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
宗日文化(距今约5600-4000年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土著文化,宗日先民主要是高原狩猎采集人群后代,但其文化受到从黄土高原西部扩散而来的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前)的强烈影响。宗日文化目前发现51处遗址,海拔全部在2600米以上,而马家窑文化遗址则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宗日先民与马家窑先民通过何种方式共存是此前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研究团队选择在宗日文化命名的宗日遗址通过小面积发掘获得动植物遗存样品,随后开展了系统的种属鉴定与分析工作。结果显示,动物遗存中野生动物骨骼占比达98%以上,可确认的家养动物仅有可用于狩猎的狗,显示狩猎是宗日先民所倚重的生计方式。粟黍种子在植物遗存中占比达96%以上,说明其为宗日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物,与此前人骨碳同位素证据揭示的摄食特征一致。然而,宗日遗址海拔高于现代粟黍种植上限,其粟黍遗存比例又显著高于马家窑文化遗址,显示宗日先民摄食的粟黍并非本地种植而是通过与低海拔地区马家窑农业人群的交换获得。
宗日遗址发掘现场
本研究为理解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新到来的农业人群与高原土著狩猎人群的共存模式提供了新思路。由于粟黍种植上限的约束,马家窑人群主要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定居,而宗日人群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共和盆地东部从事狩猎活动,二者通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交换的方式得以共存。青铜时代,由于耐寒农作物大麦和家畜羊的传入和利用,狩猎为主的生计方式失去了海拔优势,最终被农牧混合经济所取代,人类最终大规模永久定居至高海拔地区。
本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