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区域高温热浪数据集和风险评估结果发布

文章来源 :

2020-06-12 16:49


近些年,全球范围内的高温热浪灾害呈发生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灾害强度更大的趋势。一带一路区域涉及全球超过6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约44亿人口,自然灾害频发、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脆弱。一带一路沿线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容乐观,是全球自然灾害最频繁、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研究一带一路区域高温热浪风险的变化规律,高温热浪专题基于2833个气象监测站点计算了一带一路区域1989-2018年的逐日体感温度数据,计算了逐年高温热浪灾害数据集,并基于多源数据和危险性-暴露度-脆弱性框架评估了一带一路区域的高温热浪灾害风险。

本专题将体感温度超过29℃和80%百分位数,并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高温热浪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为0.1°,共有频率(HWF)、总持续时间(HWTD)、最长持续时间(HWMD)、平均体感温度(HWMAT)、首次开始日期(HWSD)和末次结束日期(HWED)6个字段。下图展示了1989-2018高温热浪各属性的平均值。

1.png

本专题选取高温热浪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作为危险性,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作为暴露度,与水体/医院的距离、NDVI和GDP作为脆弱性,下图展示了一带一路区域的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东亚、东南亚、南亚和阿拉伯半岛的高温热浪风险都处于较高水平。

2.png

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的体感温度具有上升的趋势,秋冬季节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的趋势更加显著;中国东部、东南亚和南亚的高温热浪频率处于较高水平,年均频率超过6次,持续时间60天以上,极端体感温度达到40℃以上,且大部分地区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地区都面临高温热浪风险,中国东部、南亚北部为高热浪风险区。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高温热浪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风险。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Remote Sensing上,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飞副研究员,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殷聪,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XDA20030302)和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建设”项目(CKCEST-2019-3-6)的资助。

文章题目: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Heat Waves Based on Apparent Temperature in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Region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rs12071174

通讯作者:Fei YANG, Associate professor at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联系电话:+86-10-64889079,电子邮件: yangfei@igsnr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