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土壤侵蚀考察再出发

文章来源 :

2021-08-31 15:01


8月5日至8月19日,丝路环境专项项目四“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与分区防控对策”子课题对青藏东南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并于8月26日在水保所重点室召开研讨会,系统总结考察成果。此次考察一行13人,由子课题负责人刘宝元教授和安韶山研究员带队,参加单位有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

考察沿墨脱—林芝—波密—然乌—八宿—昌都—囊谦—玉树—石渠—达日—甘南一线进行,总行程约3600km。此次考察内容包括土壤侵蚀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的检验、土壤侵蚀治理效果评估、进一步开展青藏高原土壤侵蚀定位试验野外基地的初步选择。考察分为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地面植被土壤调查与采样、河流水沙状况调查3个组。共完成21个抽样单元的调查,14个典型小流域的航拍,121个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9条河流泥沙样品的采集。

本次考察对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进行了野外评估,依据实地调查结果,八宿附近植被较差,侵蚀沟发育明显,土壤侵蚀相对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八宿往林芝方向,八宿往玉树方向植被均趋于好转,土壤侵蚀强度减轻,这与课题组2018年基于CSLE模型(中国土壤流失模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预测结果相符,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下一步研究中土壤侵蚀预报优化方案。此次调查还发现,冻融侵蚀、重力侵蚀、水力侵蚀等多侵蚀营力共同作用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土壤侵蚀的主要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分异性。

泛第三极是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功能脆弱区,此次考察是本课题的第四次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对于开展泛第三极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与分区防控对策研究、促进土壤侵蚀学科发展和生态文明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图片1.png

图1  抽样点现场讨论


图片2.jpg

图2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


图片3.jpg

图3  开挖土壤剖面


图片4.jpg

图4  取泥沙样——“通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