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成果

Nature Communications:水质性水资源短缺评价的最新成果

2020年1月3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Pollution exacerbates China’s water scarcity and its regional inequality”为题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境外单位合作完成的有关水质性水资源短缺评价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改进的考虑水质影响的水资源短缺评估方法,通过分析网格和流域水资源需求量与水资源...

2020-02-03
PNAS:全球变暖可显著改变冰冻圈汞的源汇关系—退缩区成为重要汞汇区

《水俣公约》自2017年8月正式生效后,全球汞的研究进入了后公约时代。《水俣公约》旨在控制人为源汞的排放,但人为源汞的排放只占了全球汞总排放的30%,而全球60%的汞排放来自于先前沉降汞的再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沉降汞的再排放的强度与时空分布,均受控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生态系统格局改变等相关因素。因而,人...

2020-01-17
National Science Review:来自青藏高原的风影响华北干旱

全球变暖背景下,华北的夏季干旱状况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丝路环境专项项目六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最新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青藏高原影响夏季华北干旱的一种动力学机制。青藏高原与华北并不相邻,是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当...

2019-12-13
Nature:亚洲水塔至关重要、岌岌可危

2019年12月9日,全球科学家评估了地球78个基于高山冰川的水系统,并首次依据这些水系统对于相邻低地社区的重要性,及面对未来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的脆弱性,对这些水系统进行了排名。这些水系统被称为“高山水塔”,通过冰川、积雪、湖泊和河流来储藏与运送水,为全球19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提供珍贵的水资源...

2019-12-10
Nature Communications:小垫柳全基因组分析为横断山高山植物多样性起源提供证据

横断山(中国西南山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高山植物多样性极为显著。关于横断山生物多样性成因,传统的假设是横断山的快速隆升造成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生境和剧烈的气候波动等因素的作用导致物种种群的隔离和分化,进而促进物种形成。为验证这个假说,丝路环境专项项目五中国...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