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成果
古人类最早何时扩散到高原腹地一直为学界和大众所关注。作为“地球第三极”,广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资源稀缺,环境恶劣,对人类生存构成严峻的挑战。由于青藏高原属于抬升剥蚀区,地层堆积难以保存,人类活动的证据难以完整保留下来。以前在青海湖附近等海拔较低的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海拔3000-3...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其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而陆地碳汇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十分敏感。陆地碳汇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是目前全球碳循环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1998-2012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变暖速率较之以往明显减缓;与此同期,全球植被生产力的增速有所减缓...
2016年7月17日和9月21日,西藏阿里地区的阿汝冰川连续发生了两次冰崩。近期气候变暖和降水增加以及当地特殊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叠加导致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垮塌。气候暖湿化和特殊地质条件的结合,将带来更多环境灾害风险。西藏阿里阿汝错湖区在短时间内先后爆发了两次大型冰崩灾害,对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及周边地区脆弱的...
雪盖是特殊的大气下垫面,其反照率可达0.8以上,而裸土和草地的反照率则仅为0.2左右。雪盖通过其高反照率特性改变地表能量分配并进而影响天气和气候过程。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度高、气温寒冷,具有较高的积雪覆盖率。超过一个世纪的研究表明,在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雪盖显著影响包括我国在内...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影响20多亿人的生存环境。目前,第三极正在经历快速变暖,处于过去2000年来最暖的时期。研究发现,这种变暖导致第三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大部分冰川正经历着强烈的冰量损失与面积萎缩,特别是在印度季风影响下的藏东南冰川尤为显著。冰川退缩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