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成果

Science:奇异的化石揭示长颈鹿演化谜题的关键驱动力

长颈鹿的脖子如何变长,这是进化生物学的旗帜性论题,自拉马克和达尔文时代便成为研究的焦点,用进废退论和自然选择论都在这优雅的长脖子上生发演绎而来。虽然两位泰斗对长颈鹿脖子伸长过程的认识有较大的分歧,但脖子伸长的动力是吃到高处的树叶,拉马克和达尔文都没有怀疑。   随着对长颈鹿行为观察的加深,科学...

2022-06-10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系统阐述亚洲水塔失衡问题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储存着世界上仅次于南北极的固态水。作为地球上近20亿人赖以生存的十多条大江大河和数以千计的大小湖泊的源头,它也被称为“亚洲水塔”(图1)。项目六和联合攻关三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亚洲水塔失衡问题。这项成果发现,亚洲水塔失衡的主要特征是,固态水正...

2022-06-08
Nature Food:揭示我国畜禽养殖业氧化亚氮排放新趋势

畜禽养殖业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来源,其排放量约占全球N2O人为源的24-44%。减少全球畜禽养殖业的N2O排放,对于实现《巴黎协定》1.5 ℃的温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与日俱增,推动国内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养殖业N2O排放的...

2022-05-20
Nature Communications:基于土壤呼吸和遥感数据估算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存在巨大差距

陆地植被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即总初级生产力或GPP),其中的大部分以植被地表呼吸、根系呼吸和微生物异养呼吸等形式返回大气(还有小部分以火烧、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可溶性有机碳进入河流系统等形式参与碳循环)。然而,以往在估算全球光合作用GPP和呼吸作用CO2排放时通常是独立进行的,其中全球...

2022-04-08
Nature Climate Change:人为排放和城市化加剧城市复合型高温风险

2021年11月1日,Nature Climate Change (《自然·气候变化》)以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and urbanization increase risk of compound hot extremes in cities” 为题,在线发表了项目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君、严中伟、冯锦明课题组与来自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的多学科专家合作开展的一项交叉研究。城市承载着全...

2022-01-05